前三季度“賣地”超2萬億
中指院公布數據土地出讓金同比增七成天津現103.2億貴地塊 深圳漲幅475%居首。
三季度,隨著“國五條”效應逐漸淡化,在二季度受到抑制的量價企穩(wěn)回升,高地價地塊明顯增多,廣州、深圳等熱點城市表現尤為突出。
《法制晚報》記者上午從中國指數研究院獲悉,今年前三季度,全國300個城市的土地出讓金收入近21107億元,比去年同期的12435億元,同比增加近70%。
在出讓金收入排名前十名的城市中,深圳的同比漲幅大,達到475%。
賣地收入同比增七成
2013年前三季度,全國300個城市共推出11.8億平方米,較去年同期增長8.9%,其中住宅用地推出4.3億平方米,同比增長21.3%。
根據中國指數研究院提供給《法制晚報》的數據得出,今年前三季度,全國300個城市的土地出讓金收入近21107億元,比去年同期的12435億元,同比增加近70%。
2013年以來,全國成交總價前十名的住宅用地(包括住宅用地及含住宅的綜合性用地)總價為570億元,約為去年全年前十名的1.7倍,為2010年以來的高值;成交總面積達到171萬平方米,為去年前十名的1.4倍。融創(chuàng)在天津南開區(qū)競得的地塊以103.2億元的成交價位居榜首。
上海1568億進賬多
2013年前三季度,十大代表性企業(yè)累計拿地金額為2447億元,是去年同期的1.5倍,比去年全年水平高出11%。
據中國指數研究院統(tǒng)計,今年前三季度,上海賣地收入高,全國排名,近1568億元。
亞太城市房地產研究院院長謝逸楓表示:“今年前三季度全國主要城市土地出讓金收入創(chuàng)造了歷史新高。”
謝逸楓說,前三季度土地交易紅火,一是很多城市今年土地供給量顯著增長,其中住宅地塊供應量超過去年。二是地價兇猛上漲,地王頻現。高溢價與高地價的成交量暴增。三是房企補倉意愿強烈,資金充足。
深圳漲幅475%排首位
在漲幅方面,賣地收入前十名的城市,與去年前三季度相比,十個城市同比全部上漲,除武漢外,漲幅均超過10%,其中還有6個城市的漲幅超過100%。
在這些城市中,深圳的漲幅大,為475%,其次是廣州,漲幅為431.2%。
今年進入9月后,廣深兩地土地價格繼續(xù)上漲,“地王”神話不斷上演。9月中旬招商地產以65億元巨資獲得深圳蛇口地塊,29000元/平方米的樓面地價幾乎與附近商品房的價格相當。國慶前,廣州南沙一周內連出兩個“地王”,保利地產(保利西山林語 保利新茉莉公館)以總價5.08億元的樓面地價成為新地王,每平方米6400多元的單價較去年同期上漲一倍。
中國指數研究院副院長黃瑜接受法晚記者采訪時表示,四季度政策仍以穩(wěn)為主,房產稅、土地改革等長效機制或將落實;市場方面,熱點城市房價上行壓力依舊突出,但全國整體漲幅將趨于平穩(wěn)。
現行制度不可持續(xù)
國務院發(fā)展研究中心農村部副部長劉守英表示,2000年至2012年間,城市建成區(qū)面積擴增了一倍多,土地出讓收入增加了45倍多。2012年,84個重點城市的土地抵押融資貸款達到5.95萬億元。
要轉變傳統(tǒng)經濟發(fā)展方式,必須轉變土地利用方式,改革現行土地制度。
北京大學光華管理學院名義院長厲以寧昨天表示,經濟改革應從產權改革開始,讓農民也能夠成為市場的主體,通過土地確權提高農民的財產性收入,縮小城鄉(xiāng)收入差距。
更多有關赤壁房產資訊盡在赤壁房網(m.j4910.cn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