幾天前,在位于高新區(qū)的奧龍官邸別墅區(qū)內,一批違章建筑在聲勢浩大的多部門聯(lián)合行動中被拆除,反饋在新聞里自然又是酣暢淋漓。可有細心的媒體又殺了個回馬槍,逆轉的劇情簡直讓人噴血,被拆的違建再度開工,甚至都不用重新打地基。
相比于其他稀奇古怪的事情,這樣的橋段并不算懸疑,甚至是司空見慣。類似的新聞每每在大型活動之前并不鮮見,且多數(shù)都沒有了后續(xù)的消息。到底是完全拆了,還是又原地“滿血復活”了……市民們在不對稱信息面前,并不清楚。
客觀來說,城管部門的拆違,只要在合理合法的范圍內,都是嚴格執(zhí)法的正常工作。這種工作的表象可能是一陣風的拆除,但實際上他們需要在事前、事后做大量工作。這些工作可能比事中更繁瑣復雜,面對更多人情世故,難度更大。因此,能拆,已經是好事。
可是,作為這座城市的居住者,大家自然是希望好事辦好甚至更好,讓生活的環(huán)境能夠永遠干凈整潔。于是,人們就禁不住要問:為什么拆違總是一陣風?為什么舊的還沒拆完,新的違建又蓋了起來?
在奧龍官邸被拆除的違建中,有5戶共用一個建筑商,并承諾互不舉報。這樣的“五戶聯(lián)保”自知違法,膽大之余圖的也就是個心理安慰。對于這種情況,有關部門能否對這個建筑商進行處罰?如果是打零工的個人,是否可以將其拉到黑名單里重點監(jiān)控?如果找不到給他們蓋房子的,難道這幾戶“土豪”還會自己下手和泥不成?
和很多社會問題一樣,拆違問題的關鍵同樣在于缺少系統(tǒng)的檢查、監(jiān)管、處罰機制。所謂的聯(lián)合執(zhí)法就像“打短工”,散伙后大家各回各家,誰也不會去處理后續(xù)工作。這樣一來,拆違又怎能不搞成一陣風呢?
更多有關赤壁房產資訊盡在赤壁房網(m.j4910.cn)